(资料图)

本期讲者:胃肠外科副主任医师 何志国

相信很多朋友都曾经见过腿部血管凸起的人,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静脉曲张。静脉曲张是外科较为常见的疾病,致病原因是静脉壁薄弱和瓣膜缺陷、长久站立或久坐少动,导致静脉内压持久升高,进而引发静脉曲张。

多年来,大隐静脉高扎+主干抽剥+分段抽剥术一直是治疗下肢大隐静脉曲张的传统术式,但该术式需要在下肢皮肤上作多个切口,将大隐静脉一段一段用抽剥器抽出来,术后疼痛明显,而且术后往往遗留大片疤痕,易导致深静脉血栓等后遗症。 

近年来,随着医学设备不断发展、医用材料革新,同时伴随治疗理念、方法的进步,微创手术已逐渐替代传统高位结扎剥脱术。我院胃肠外科逐步开展大隐静脉高位结扎+腔内激光治疗联合硬化剂注射微创治疗方法。

静脉腔内激光治疗技术是利用激光产生高能量热损伤静脉血管壁,使静脉壁纤维化修复、收缩闭合。其适应治疗的曲张静脉应有一定的直径,不合并严重扭曲或闭塞,否则光纤无法进入,手术无法进行。对扭曲的属支及静脉团块却需做多点穿刺激光治疗或手术切除。然而,硬化剂的出现弥补了这一不足。2003年,在德国召开欧洲泡沫硬化剂疗法协调会议,认为泡沫硬化剂疗法是静脉曲张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。2006年,在德国召开第二届协调会,再次达成一致共识:充分认可泡沫硬化剂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安全有效。其适应症为:手术后残留的静脉曲张 、管径<4mm的曲张静脉(国内认为<6mm) 、膝以下的曲张静脉,因此它弥补了腔内激光疗法的不足。

我院胃肠外科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+腔内激光治疗联合硬化剂注射方法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后证实,该法具有创伤小、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、恢复快、术后并发症少、美容效果好等优点,现已成为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微创治疗的理想治疗方案。

何志国He ZhiGuo胃肠外科 副主任医师

何志国,胃肠外科副主任医师。1998年毕业于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,获得学士学位,毕业后入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外科工作至今。2008-2009年在北京解放军总医院普外科进修, 2019年9月至12月,于意大利安科纳联合大学医院研修学习。在胃肠道疾病的诊治、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治疗胃肠道肿瘤、静脉曲张微创治疗、腹外疝微创治疗、肛门疾病无痛化手术、便秘等疾病的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。

审核:吴秀春校对:刘淑霞编辑:王灏林

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公众号 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订阅号

关键词: